新闻资讯

行业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仿制品太多 如何甄别非正品电子元器件?

2019-07-29

电子元器件市场本来就令人头痛的仿制品、翻新品、坏品(统称为非正品),在面临全球产能紧缺的今天,变得越发猖狂。随着诸多IC的交货期都延长至8周,甚至12周以上,越来越多的人到独立分销商、炒货商以及其它各种渠道调货,这也使得非正品电子元器件的渗透率大为提升,很多人深受其害。

“没有一个人是自愿去购买非正品的,很多时候都是由于采购/工程师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采购到了非正品。他们或为了购买紧缺的货、或为了低价格、或为买到过期的产品,到一些非授权的分销商处采购。”Altera亚太区高级渠道经理Ro Chawla解释道,“但是在非授权分销商处采购是没有任何保证的。比如对于我们Altera,我们就只保证授权分销商的产品质量,从其它渠道采购的产品,我们不负责任何赔换。面对客户由于不小心采用了非正品的Altera产品而带来的损失,我们也感到很难过。”他补充,“假冒是全世界面临的问题,包括中国和亚洲其他地区。在过去的4到5年间,假冒Altera产品越来越多,北美、欧洲和亚洲曾报道过由此引发的事故。在应用中使用假冒产品会导致系统失败,无法预测系统性能。这在医疗、运输以及安全性非常重要的电力分配网络等关键系统中会有很大的风险。”

Ro Chawla向本刊解释了目前市场上5种非正品电子元器件的来源和表现形式。1)未授权的复制品,例如没有管芯的空封装;2)不符合原始元件制造商(OCM)设计、模型以及性能标准的产品;3)不是OCM生产的,或者是由未授权承包商生产的产品;4)不符合规范、有缺陷,或者将用过的OCM产品以“新品”或者可用产品的形式出售,也就是翻新;5)提供不正确或者错误的标记以及文档,比如故意标高速度等级和温度等级,使得用户将消费级芯片用于工业级,提升价格。

“所有以上这些非正品主要是通过灰色市场这种未授权渠道进入市场的。
上一条:电子元器件,才是汽车行业真正的下一个风口

下一条:电子元器件的重要性

展开